【海水產氫 中央大學克服腐蝕關卡 立里程碑】

  • 2025-02-16
  • AdminAdmin
這是一張圖片
中央大學王冠文(前排右4)、洪緯璿(前右3)與聯合大學江姿萱(前左3)3名材料學者共組團隊,開發通用水電解產氫反應器,
要讓酸水、鹼水乃至海水都能使用,未來也將投入氨水產氫,幫助整體氫能減碳目標。(王冠文提供)

水電解產氫技術號稱乾淨能源,但所需原料多為「純水」,對部分水資源珍貴的區域來說,較難實現;材料學者王冠文、洪緯璿與江姿萱共同合作,探究通用的電解產氫反應器,找出能在酸性或鹼性水,乃至更複雜的海水都可使用的完整技術,未來也將投入氨水產氫領域,幫助氫能減碳目標。

中央大學工學院副院長暨材料所教授王冠文說:「不管放什麼,最終目標就是把氫拿出來!」團隊探究完整的電解水產氫解決方案,開發的反應器能針對不同情境,透過觸媒以及薄膜,讓無論是酸性水、鹼性水或海水、氨水等,都能直接拿來電解產氫。

此外,有些內陸國家水資源缺乏或水質鹽化,海水氯離子也存在會腐蝕電解反應器等問題,中央大學材料所教授洪緯璿指出,已研究出台灣特有的高熵觸媒材料,有別其他商用材料在海水中不到一小時就出現腐蝕問題,該特有觸媒有上千小時穩定度,攻克直接用海水電解產氫的關卡,取得技術里程碑。

聯合大學開發隔離膜 傳導效能佳
聯合大學能源工程系教授兼研發長江姿萱表示,海水產氫還須解決塑膠微粒、汙染物跟重金屬等,拿真實海水實驗,自己開發的隔離膜也發揮作用,在同樣測試環境下,電解時的離子傳導比商用還要好,整體效能略低二到三%,已將薄膜材料擴展到一百平方公分大小。

自由時報:https://reurl.cc/mRKb5V